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安徽诗书画 >> 新闻中心 >> 研究会动态 >> 浏览文章
笔墨凝聚中华魂——《诗书画魂中华情》书画展侧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6月06日 浏览:

      虽然骄阳炙热,行人大汗淋漓,但挡不住匆匆赶往久留米友好美术馆诗书画爱好者,以及慕名而来的四方嘉宾前行的步伐。六月二日下午三时许,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馆、安徽省傅圣文化研究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四家单位联合协办,安徽当代书画院承办的《诗书画魂中华情——傅绍贤作品展》在合肥市久留米友好美术馆隆重举行。但见高树浓荫下的主席台端庄地站着一排我省党、政、军、艺界重量级人物,他们是安徽省军区原司令员、著名书画收藏家沈善文少将,原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副主任陈瑞鼎,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巡视员、安徽省文史馆副馆长余家林,安徽省当代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朱秀坤,中共安徽省委政法委副巡视员左声平,中共安徽省委教工委委员、安徽省总督学李明阳,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胡章佩,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杨国新,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史培刚,安徽省书画院办公室主任、知名画家袁健,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当代书画院执行院长、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傅琳,以及诗书画艺术界杨国华、曹保森、张昌水、周孝允、严杰、汪中亮、杜继双、王士龙、童树根、常萍等,书画展的主人傅绍贤精神抖擞、神采焕发地站在一旁,满脸兴奋和激动。广场上站满了观众,多家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影机来回地拍摄着这难忘的镜头,数十部照相机也左左右右地“咔嚓”个不停。人们被这种如火如荼的热烈场面感染着、兴奋着、冲动着,台上台下洋溢着一片浓郁的艺术氛味。几句简约而热情的祝词裹挟着喜庆的礼炮声将书画展拉开帷幕,朱秀坤先生的开幕词热情洋溢,鼓舞人心。曹保森先生的发言,于幽默中见灵巧,于散淡中见睿智,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在热烈的掌声中,被誉为“诗、书、画三栖俱佳”的傅绍贤先生潇洒出场,即兴发言,慷慨陈词,荡气回肠,将开幕式推向了高峰。傅绍贤先生出生在抗倭历史名城浙江温州金乡卫城,自幼喜好诗书画,在童年时代以著名画家苏昧朔古装人物画为摹本,研习国画。青年时代又从事竹丝画帘人物、花鸟、山水的描绘。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画展,屡屡获奖,名传遐迩。傅绍贤先生对安徽当代书画院给予画展的鼎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一楼展厅里,数百名观众亲眼目睹了傅绍贤先生的三件原作,其余作品都是将原作品绘印在布帘上展出。傅绍贤先生陪同朱秀坤院长等嘉宾对自己的展品一一细数,并认真聆听朱秀坤院长的点评,朱秀坤院长认真地观看每一件作品,并不断和身边的傅绍贤先生交流,谈感受,提建议,朱秀坤院长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真知灼见、点石成金,让傅绍贤先生获益匪浅,喜出望外。
 
      展品虽不多,但件件作品濡情染意,笔墨精妙,或令人惊喜,或令人震撼。画展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绍贤先生  解读徐悲鸿先生二战预言画《会师东京》,结合自己于2012年根据徐悲鸿大师《会师东京》题意而创作的作品《舒万众信念约会师东京》慷慨陈词,他大声地说:“徐悲鸿先生的《会师东京》是二战预言画,是借物咏志,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画上之狮是谐音正义之师,是全中国、全世界正义之师要在发动侵华战争的日寇首都——东京会师,将日本帝国主义践踏在脚下,而有这个信心,则是看到在抗战处于最艰难之中,完全是充满人类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信念而发出的预言”。绍贤的慷慨激昂,不时赢得展厅内观众的一片掌声和喝彩。激动之中的绍贤更是气宇轩昂,神采飞扬,激动时,手舞足蹈,声震环宇,抑或怒目圆睁,正气凛然,特别当他在解读悲鸿大师《会师东京》时油然谈及钓鱼岛时声音颤抖且有几分哽咽,脸上脖上青筋暴起,两手在空中飞舞,双足直蹬地面,浑然一个铁血男儿,忠勇之士的钢铁男子汉形象,博得在场观众长时间的掌声,不少女观众唏嘘泪下,不能自己。一言既罢,场上的激昂情绪久久未能消退,不少观众拿着画展请柬和刚刚出版的上面刊有傅绍贤的诗、书、画文章的《今日中国》跑到傅绍贤先生面前,请他在刊物上签名以作留念,傅绍贤先生不顾因这几天办展和刚刚一席发言之后带来的劳累,为大家一个一个地签名,并和热心的观众握手,刹那间,场面沸腾了,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此时此刻,大家不是亲生兄弟姐妹却胜似亲生兄弟姐妹;一种对中国诗书画传统文化艺术的仰崇和追随的情感把大家汇拢在一起,情同手足;一种对艺术家的尊崇和敬仰的情愫将大家扭结在一起,大家都是艺术家傅绍贤的知己和至交……傅绍贤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两唇抖动着,久久地说了一句:“安徽的朋友好!安徽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安徽人是我诗、书、画艺术的知心人……”
 
      展厅内人群熙攘,或拍照留念,或品评画作,或做笔记,或作临摹。陪同参展的傅绍贤不时被观众围住,或回答问题,或与观众拍照。展览的高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画家·傅绍贤诗书画集》首发式将展览掀到了鼎沸,此时全场轰动,犹如汹涌澎湃的黄河壶口瀑布,观众对作者的敬仰到了顶峰,潮水般地拥到傅绍贤身边,争相签名,争相与作者握手,有的甚至上去与傅绍贤拥抱,观众被作者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激愤的民族情结所激励。至此,主办单位安徽当代书画院执行院长傅琳先生感慨万千,“书画展我办过多次,也看过多次,象今天这般激情万丈的场面,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傅绍贤精湛的技艺和精妙的笔墨——尤其是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情而由此喷溢出来的艺术才情必将铸就他明天的辉煌。”傅琳院长如是说。
 
      二楼会议室里端坐着来自我省诗书画界内的巨擘,谈笑风生。傅绍贤不愧是个勤学好问的艺术家,他看见当代著名画家朱秀坤身边拥坐一批书画爱好者,不时向朱老提出一些问题。稍等片刻,傅绍贤便见缝插针地跻身朱老旁边,就绘画如何紧贴时局的艺术观念进行了高端切磋,虽各抒已见,各执一词,但终就形成共识,但见两位艺术家相视而笑,双手紧握,让细心的记者一连拍了数十个镜头,成为此次画展一个闪光的亮点。
 
      座谈会上,傅绍贤先生向大家讲述,这些年来,他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追根溯源,为《会师东京》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终在史实与理论上找到了重大突破口,赢得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和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母子及首都专家们的肯定,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画进修学院院长郑梅立教授对傅绍贤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没有高度思想的中国画难成留世精品,没有高度思想的评论者,岂识得真谛。昔有徐悲鸿之《会师东京》,今有傅绍贤之《解读会师东京》。”
 
      为时四天的画展虽然徐徐降下了帷幕,但展品中的诗、书、画杰构永远都烙印在观众的心中,不时掀起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波澜,傅绍贤先生那气壮山河的诗句,那纵横捭阖的笔力,那雄浑深厚的色彩,那催人奋进的画面,在我们眼前不时晃动,久久地、久久地……

甘一鸣(安徽工人日报记者)